主页 > 门票价格 > 柳侯公园大家觉得怎样?

柳侯公园大家觉得怎样?

一、柳侯公园大家觉得怎样?

柳侯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曾任柳州刺史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所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现有面积15.52公顷.国内的柳侯祠建筑古朴端庄,祠内塑有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存有相传为柳宗元手书的"龙城石刻"和集"柳事、韩文、苏书"于一体的"三绝碑".以及已到为国家保护单位的碑刻40余方.祠旁有柳宗元衣冠幕,罗池,柑香亭等古迹,人文气息浓厚.园内的中华园以精巧的庭院布置.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奇石,书画藏品令人叹为观止.当您漫步其中,园内古木参天,绿草如茵,小桥流水,神雾缠绕,疑入仙境.

2005年初,柳州市政府投入巨资对柳侯公园进行整体改造,政治人工湖,营造驳岸山水园林景观,搬迁动物园,改善公园及周边环境质量,恢复贤良祠,讲堂,山水住房等历史建筑.择址新建集观赏,娱乐性为一体的儿童游乐园.2006年初,柳侯公园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景色,优良的环境质量,全新的园容园貌向社会免费开放.

二、柳州的柳侯公园有什么景点

柳侯公园的景点有:

1、罗池

游人进入柳候公园,沿着林荫前行,就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水旁有碑,刻了“罗池”二字。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罗池夜月”的绝美景致。

2、柳侯祠

绕过罗池花径,便到了柳侯祠。该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朝,大门上的门联是郭沫若的手笔,门联是清代杨翰书写的唐代韩愈的诗句:“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祠为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

“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柳侯祠古朴轩昂,塑有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陈列有文物、图表、书画,详尽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祠内还有柳宗元书写的“龙城石刻”和苏轼书写的“荔子碑”等啤刻40余方,脍炙人口。

3、柳侯公园

柳侯公园内还有人工湖、盆景园、假山凉亭、曲桥回廊、儿童乐园等可供人们休闲游玩。2005年上半年,柳侯公园清除人工湖淤泥,对园中的景观进行了改造。取柳州市名石之一的柳江县百朋镇的太湖石,改变了人工湖滨驳岸的人工痕迹,形成曲折有致的湖岸线。

4、柳宗元衣冠墓

在祠后东侧,这里松柏拥翠,肃穆雅静。柳宗元逝世后,遗骸运回长安,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5、柑香亭

柳侯左面隔着罗池,有一座六角长亭,这就是“柑香亭”。当年柳宗元曾在这里栽种黄柑,并写有《种柑诗》广为流传,后人因此修建此亭。它碧瓦红柱,脊吻飞翘,牖格精细,花饰俊美,掩映于桂花丛中,颇具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柳侯公园

三、柳州的八景有那八景?

柳州古八景:

1.罗池夜月(古八景):在柳侯公园,罗池月夜是柳州最有名的景色之一。公元822年,柳州人为了纪念柳宗元在罗池旁修建了一座罗池庙(后改名为柳侯祠)及柳宗元衣冠墓。明月下的罗池犹如梦幻般的世界,在池畔赏月吟诗,更是老柳州人中秋之夜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2.驾鹤晴岚(古八景):在驾鹤路上,驾鹤晴岚中的驾鹤山现在称为半山。历史上驾鹤山曾有千树桃林,有小桃源之称。久雨初晴时,遥望此山,仿佛一只黄鹤,独自延颈柳江。而每逢晴日,鹤又灵动欲飞。南宋初期相继被贬到柳州的前宰相吴敏、王安中、汪伯彦在此创建了驾鹤书院。

3.东台返照(古八景):东台山在今柳东,东临蟠龙双塔,西临柳江。据《柳州县志》记载:“东台山在城东,其一崖面江,相传有龙须常浮水面,又名龙须崖。”至今仍见崖壁内陷处,藤蔓攀岩,根须漂浮水面。今日东台山与蟠龙公园连成一体,登蟠龙双塔的游客在晴日傍晚,可以观赏到东台黄昏绮丽的景致。

4.南潭鱼跃(古八景):南潭即小龙潭,位于柳江南岸,它西靠鱼峰山,东连马鞍山,潭水澄碧,象嵌在两山之间的一块碧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由潭东望去,石鱼跃立水面,翘首蓝天,生机盎然。

5.天马腾空(古八景):天马腾空中的“天马”指的是小龙潭之东的马鞍山。此山奇峰雄峙,形似马鞍,海拔270米,为市内最高峰,山上名胜古迹很多。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曾在马鞍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

6.鹅山飞瀑(古八景):这一处景致如今只有从古书中才能得知详情,宋代大将军刘洪道因被岳飞风波亭冤狱株连,贬于柳州,写下《观鹅山飞瀑》:“探奇不畏险,拨雾上高岑。放眼观飞瀑,枕流听素琴。”为鹅山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7.龙壁回澜(古八景):龙壁山位于市郊油榨村对岸,因其怪石突兀有致,呈龙型纹路,恰似龙的鳞甲而得名。柳宗元曾在此采石为砚,送给友人刘禹锡,后又亲自到龙壁山采石制成琴赠给好友卫次公。

8.笔峰耸立(古八景):笔峰耸翠位于市郊西鹅乡南岗山脉。在市郊的群峰之中,文笔为最高峰,海拔419米,底部直径约500米,峰顶仅能容两三人立足,山尖下圆,形似笔冠。相传太白金星邀请各路文曲星携笔带纸来此写诗作画。仙笔放在哪里,那里的青石裂成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