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景点 > 有什么参观旬邑县唐家大院景区的攻略?

有什么参观旬邑县唐家大院景区的攻略?

有什么参观旬邑县唐家大院景区的攻略?

旬邑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是一处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地方。唐家大院景区作为旬邑的代表性景点之一,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以下是参观唐家大院的一些建议和攻略:

了解历史背景:在前往唐家大院之前,了解一下它的历史背景是非常有帮助的。唐家大院建于清朝,是当地望族唐家的宅院。了解其建筑特点、家族历史以及与周边社会的关系,可以让你对这个地方有更深刻的认识。

规划行程:确定好到达旬邑县的方式,无论是自驾、乘坐公共交通还是参加旅行团,都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和时间。唐家大院开放时间一般为上午8:30至下午5:30,建议早点到达,以避开人流高峰。

门票与导游:查询最新的门票价格和是否需要预约。如果可以,建议请一位讲解员或导游,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更详细的解说,让你对唐家大院的了解更加深入。

穿着舒适:唐家大院占地较大,参观时需要步行,因此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和适合季节的衣物。夏季可能需要防晒,冬季则需要保暖。

拍照留念:唐家大院的建筑和装饰都十分精美,是摄影爱好者的好去处。不过,拍照时请注意不要破坏文物,遵循景区的规定。

注意安全:在参观过程中,注意自己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尤其是在人多拥挤的地方。

体验当地文化:除了参观唐家大院,还可以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让旅行体验更加丰富。

环保出行:在游览过程中,请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购物纪念品:景区内可能会有售卖当地手工艺品或特色商品的商店,可以购买一些作为纪念品或送给亲友。

了解最新信息:出发前,通过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渠道了解唐家大院的最新动态,包括维修闭馆通知、特殊活动等,以免影响行程。

通过以上的攻略,相信你能够更好地规划参观唐家大院的行程,享受一次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体验的旅行。

旬邑旅游景点

1、马栏革命旧址

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马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1937年4月,0关中特委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马家堡村,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

2、石门山森林公园

石门山森林公园的林木种类繁多,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林相整齐的人工林。奇花异草,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其分布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森林中满目清翠,郁郁葱葱。高大的乔木摩云翳日,低矮的花草争妍斗奇。树木枝叶繁茂,鲜花艳丽夺目。这里既有原始的自然风貌,又显示出人工花园的神韵。

春天,万木争荣,嫩枝点翠。榆叶梅、连翘花红黄相映;山桃、杏花风姿绰约,“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丁香、蔷薇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盛夏芳草萋萋,绿菌铺地;头顶浓荫蔽日,脚踩青苔腐枝,抬头不见太阳,回首不见来人“叶叶青青欲滴,枝枝楚楚生凉。

“日中不用摇纨扇,伏里可曾试葛衣?到了众山绘秋容的时候,森林中满山遍野如火如荼,松柏苍绿浓重,野菊争奇斗艳,野果挂满枝头。林下各种灌木一片片,一丛丛,都悄然换上新装,当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时,整个山岭红橙黄绿,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冬天,北国冰封,雪花飞扬,满目皆白,凝在岩石、树枝、枯草上的积雪犹如梨花满枝,玉树琼花,石雕蜡塑一般,使得莽莽丛林银装素裹,好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3、古豳文化博览园

古豳文化博览园位于旬邑县城中心东大街以北县城中心,占地6公顷。整个园区分为三大功能区。文化旅游区由陈列着具有世界之最的古象和犀牛化石等珍贵文物的古象犀牛化石展厅和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旬邑现存的唯一一座供奉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文庙;还有建于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的泰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剪纸纪念馆和展示旬邑精品剪纸、刺绣、布衣、工艺挂件、石雕等作品的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以及定期为游客举行旬邑唢呐等民俗风情演义及民间艺术展演的宣传文化中心组成。休闲娱乐区由彩色音乐喷泉、世界级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的作品雕塑、景灯、石柱、休闲座椅、健身娱乐器材及绿化景观组成。

体育运动区由400米标准跑道、足球场、羽毛球场、4个篮球场组成。可为周边3所学校提供教学场碰睁地,同时可承办大型运动会。古豳文化博览园已成为一个展示旬邑历史、民俗文化、体现城市生活败慧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成集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服务设施健全,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乐、”的需求。

4、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前期,马家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6年底至1939年底,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包括关中特委(特委书记-)、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霍维德)、特区司令部(司令员张仲良、政委-)驻马家堡村,1937年9月,关中特区改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

1936年1月,受中央委派,同志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其中在马家堡工作战斗将近三年时间(1937年3月—1939年底)。为了抢救保护革命遗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关中特区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于2010年5月份开工,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旧房屋全部落架维修。

共维修了9院112间,2200平方米。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革命先辈蜡像馆、关中特区纪念馆以及停车场、广场、人像步道、景区绿化,两院地坑窑,总面积12000平方米。完成了陈列布展,已笑枯岁于2011年7月份对外开放。

5、唐家大院

唐家大院位于旬邑县(旧称三水)城东北7公里处的唐家村。在当地,每一位村民都能给你讲述一段唐家的奇闻逸事。“唐家有个九弯弯,一脚踢了十三万”、“五五郎,十五娘,孙子替爷拜花堂”…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在清代一个极尽奢华的家族———“三水唐家”。

如果在人们印象中的陕西旬邑是一个“穷”地方,那么看看唐家大院,从那细致雕琢出的深深庭院,便足可窥见在这里曾经有过的精致生活。据《唐氏世系谱》记载,“三水唐家”的0是唐应弼。至于唐家什么时候迁到这里,现已无从考证,但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声望,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他们财大势大,名扬西陲,商号曾遍及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福建等13省50多个县,人称“汇兑中国13省、包捐知府道台衔;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在清嘉庆年间,唐家不过60口人,就有仆人丫环165人,还备有鹦歌轿(相当于现在的红旗轿车)66辆,“出门不离车马轿,全堂执事开道锣”,好不威风!

一、马兰革命遗址

马兰革命旧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兰是陕甘边歌0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在马兰成立并举行授旗仪式; 1937年4月,0关中特别委员会和关中宽昌誉特别行政区苏维埃政府机构迁至马家堡村,任特别委员会书记。 . 抗日迅山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兰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区公所所在地,是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关中地区。

2.石门山森林公园

石门山森林公园内树木种类繁多,既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也有林貌整齐的人工林。 奇花异草,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 它们的分布是拼凑的,相互补充。 森林里到处都是绿色和郁郁葱葱的慎段绿色植物。 斗气。 树木茂盛,花朵绚丽夺目。 它不仅具有原始的自然风貌,还展现了人工园林的魅力。

春天,千树争荣,枝桠碧绿。 榆叶梅和连翘花红黄相间; 山桃杏花婀娜多姿。 盛夏,满地芳草萋萋,满地绿菌; 头顶被太阳遮住,脚踩着青苔和腐烂的树枝,抬头看不到太阳,看不到回头的人。

“大白天别摇扇子,傅礼有试过葛衣吗?山画秋,林火烧,松柏翠,野菊花。” 互相争抢,野果挂在枝头,林下有一片各式各样的灌木,一片片,一簇簇,都悄悄换上了新衣。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 整个山脉是红橙黄绿,色彩绚丽,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冬天,北国冰天雪地,雪花飘扬,眼前一片雪白。 凝结在岩石、树枝、干草上的雪,如梨花、玉树琼花、石蜡雕,使辽阔的丛林银装素裹,犹如千里冰封。 风,千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